本帖最后由 发帖大叔 于 2024-4-9 20:16 编辑
一篇以日本军人视角撰写的《杜鹃花落》,竟然出现在成都新都区的中学语文测试卷中。这篇有着明显“美化日军”的文章,被媒体曝光后,竟然扯出了一大串的问题,教育界里有“坏人”,这事不能简单放过。
如果不是因为出现在中学试卷上引发社会关注,很多人可能并没有读过这篇文章。赤裸裸的称呼我们的解放军为“共军”、“土八路”,对日本大佐的儿子死描写的过分悲壮,单从试卷中摘录的一小段,就让人有一种明显的冒犯感。
如果说之前被全民抵制的“毒教材”事件中,那些有着巨大嫌疑的插画还是润物细无声式文化入侵的话,这次试卷中的文章则是明目张胆的侮辱革命先烈和民族感情,没有任何争辩的余地。
媒体曝光后,当地迅速成立调查组,3月25日晚,调查组做出了情况通报。对网传的试卷内容进行了证实,与本次事件相关的教研员和教科院院长予以停职,并根据调查结果做进一步的处理。
看似严肃的调查处理,却并没有打消公众的疑问。这篇存在如此明显问题的文章,到底是怎么通过教研组的讨论、审核、印刷和交付的?据称在试卷被曝光后,学校又组织把试卷全部回收和销毁,到底是在隐藏什么?
面对网络上的大家的愤怒,有不少人站出来辩解,称这篇节选的文章是以日本军人的视角,体现的是对战争的反思。表现的大意是日军亲手炸死了自己的儿子,不就是反战思想的具体表现吗?
网传这篇文章的作者李佳前,是河南汤阴一所公立中学的校长,还享有诸多殊荣。这篇文章最早出现在“教师家园”的公号上,但并没见公开出版和发行。
如此一篇文章,无论立意如何,文章中对日军侵华战争的描述都是不合时宜的。而把这篇存在极大歧义和政治错误的文章,节选到中学考卷上,不顾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,如此重要的全区考试用的试卷,绝非无心之错。
用不同的视角创作文学作品,并没有错。但对侵华日军这段屈辱的历史反复咀嚼,还试图站在日军的立场上,来丑化我们的先烈,就是在民族的伤口上撒盐。无论故事最终结局如何(当然在中国他也不敢扭曲这段历史),都是对人民感情的践踏和试探。
事发之后,有环球时报记者“耿直哥”称,他们致电汤阴县教育部门,得到的答复是“当地也很重视此事,李佳前已被当地教育部门免除校长职务”,但具体信息还没有通报,有待进一步确认。
这篇文章的作者,本身就是一名中学老师。而成都的教育部门,能“慧眼识珠”从众多优秀作品中选出这篇名不见经传的作品,这之间有没有其他的联系,让人遐想。
中小学教育是国民的基本面,也是民族的底色。这种“美化日军”的文章出现在教学内容中,是无法原谅的,对相关责任人停职,不应该是最终的措施。更应该顺藤摸瓜,查下问题的根源,创作者和传播者有没有其他的企图。
事关下一代,我们的教育不能掺沙子。文学创作不应该伤害民族感情,去年公布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(修订草案)》中,明确对“制作、传播、宣扬、散布有损中华民族精神、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物品或者言论的”行为,要进行行政拘留和处罚。
是时候发挥法律的威力了!